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估值 > 正文

600088中视传媒股吧,中国最大的传媒是什么传媒?

600088中视传媒股吧,中国最大的传媒是什么传媒?-第1张图片-世欧基金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视传媒最新消息,以及600088中视传媒股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Q1:先锋1931的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电视剧《先锋1931》

国家/地区:中国

类型:近代革命

拍摄地:棋盘山影视基地

集数:30集

出品单位: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导演:郭凯敏

总制片人:熊诚 高峰 张宝才

制片人:李济昌


Q2:为什么蓝猫淘气、海尔兄弟之类的动画片不在电视上播了?

一、《海尔兄弟》


说到中国最强科普动画,这个名头应该归给早于蓝猫的另一部大型国产动画——《海尔兄弟》。前段时间,海尔集团发布了《海尔兄弟》动画重置的消息。和记忆中的海尔兄弟不同,这次的海尔兄弟“穿”上了衣服。


画面变成了扁平化的简单图案,人设朝着大眼睛卡通化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几个截图看起来不像是海尔兄弟,而像是铁臂阿童木(实际二者真的有联系),可是观众们似乎并不买账。


我们印象中的孩儿兄弟,还是那两个裸体男孩。


很多网友也开始戏谑:想不到除了苍老师,还有穿上衣服就不认识的人。也有人说:《海尔兄弟》算是卖周边卖的最贵的动画片。


但不管怎么样,海尔兄弟在中国已经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它既是中国最成功的科普动画之一,也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同样,海尔集团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商,是全球员工7.3万人的跨国公司。2018年,海尔集团名列全球五百强第499位。


而在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年,海尔集团还是摇摇欲坠,让这一切起死回生的,正是“海尔兄弟”。


如果说蓝猫的故事是平地而起却又让人扼腕叹息的失败案例,那么海尔兄弟的故事则要辉煌许多:这两个不穿衣服的小男孩背后的是一段商业与文化的传奇经历。


1、利用动画片给产品做宣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也是在80年代,卡西欧赞助《铁臂阿童木》,在《铁臂阿童木》中做贴片广告,在《铁臂阿童木》当中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印上了卡西欧的商标,这也成了卡西欧在中国的第一批广告。


或许是从《铁臂阿童木》身上得到的启示,张瑞敏模模糊糊有了想要拍摄一部动画来用为宣传的念头。一个好的卡通品牌也可以用于海尔冰箱的装饰。在很早之前,海尔兄弟也确实是作为商标。但试了几次之后,效果都不够好。一来是当时国内的动画制作水平实在过于落后,二来海尔集团对于卡通人物有严苛的要求。


动画人物必须是正面形象,还必须和企业形象契合


一直到1995年,海尔集团才总算找到了合适的目标。在当时,它和红叶动画制作公司签署了一份6000万的制作协议,以1集大约15万的制作成本,制作大型动画


因为是中德合资企业,所以海尔兄弟一人为亚洲人,一人则为德国人。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也非常漫长,根据资料查阅,整部动画从制作到播出花费了将近八年的时间。


不过一切总算值得,《海尔兄弟》成了中国最成功的科普动画。动画利用探险的形式,利用人文和科学知识进行科普,改变了原先动画以打斗和神话故事作为基调的风格。同时每一集都有史实和资料作为补充。


同时,《海尔兄弟》也签订了在美国电视台播出的协议,也成为中国首部在国外签约播出,实现“文化输出”的动画。


《海尔兄弟》的可以说是《蓝猫淘气三千问》之前的一个先导者,它紧密地将海尔兄弟这一形象顺利打入万千老百姓的家庭,顺带的海尔冰箱的销量也一路走高,至今仍然被认为是营销史上最成功的动画案例之一。


但如果认真细数下来,海尔集团至多算是《海尔兄弟》的生父,养父则另有其人。


《海尔兄弟》的导演刘左峰是一个留洋派,1982年他毕业于北影后就来到了英国和美国。同样,《蓝皮鼠与大脸猫》、央视版《西游记》等动画都有参与合作。


但真正在《海尔兄弟》里起关键作用的,是这个动画的监制——孟金枝,也是红叶动画制作公司的法人代表。当时与海尔集团签订下合作协议的红叶动画制作公司不过是只有7、8人规模家庭作坊。加上之前张瑞敏有过两次失败经历,如不是孟金枝在其中反复斡旋,《海尔兄弟》恐怕难以问世。


但和《蓝猫淘气三千问》一样,即使获得了巨大成功,却也埋下隐患。这家成功制作出《海尔兄弟》的动画制作公司虽依然在运营,却也是籍籍无名,难言成功。


2、上网搜索红叶动画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到以下诉讼案例:


2001年6月,《海尔兄弟》第一部第二部总导演带领动画员工集体状告红叶电脑制作技术有限公司管理层违反劳动法。(红叶败诉)


2001年12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海尔兄弟》第三部总导演经莉莉诉北京红叶电脑制作技术有限公司王和平股票、债券、票据合同纠纷案。(红叶败诉)


2002年6月,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给予强制执行,要求北京东方红叶广告有限公司偿还中视传媒股权转让款及滞纳金共22266875元,要求孟金枝、王和平对该债务以个人资产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执行中,法院已执行案款三十八万八千五百元;孟金枝、王和平现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中视传媒仍依法保留对北京东方红叶广告有限公司及其股东孟金枝、王和平的债权的追偿权。(红叶败诉并被无限期追偿)


2003年9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诉海尔中心及北京当代商城实业公司侵犯专有出版权纠纷案,认定红叶电脑公司已经完整地获得了《海尔兄弟》系列动画片第1 - 4部的经营权和播映权。


2004年12月12日,青岛中院就海尔中心诉东方红叶广告有限公司、红叶电脑公司委托创作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红叶电脑公司不再享有《海尔兄弟》动画片1-4部的经营权、发行权和播映权。(红叶败诉)


2005年10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北京密贴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诉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有限公司播映权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解除双方合同,要求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有限公司返还播映权转让费人民币十万元整。(红叶败诉)


一连串的败诉案件似乎说明了这家公司目前的境况。网上有人分析原因,大抵是在《海尔兄弟》成功后,红叶这家公司迅速扩张,由一家小公司转变为七八家集团公司,开始玩左手到右手的资本游戏,再也无心做动画。


海尔集团也是利益受损方。


从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的合作情况来看,海尔除了推广企业文化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合同约定,海尔集团总投资在 6000 万左右,其所商定的利益分成比例却是东方红叶占 7 成。这样看来,海尔的投入和其收益并不相称,尽管在战略上海尔集团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动画上的收益方面却有着些许遗憾。


《海尔兄弟》与海尔集团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除了将这一形象深刻推广,更多的人实质对于《海尔兄弟》与海尔集团存在何种联系并不明确。


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够在网上看到各种关于两个海尔之间的疑问。海尔集团和《海尔兄弟》究竟是何种关系,很多人都搞不清。


如今,海尔集团想要重启《海尔兄弟》的IP。但这并不是第一次:2014 年3 月,由海尔集团主办的 “大画海尔兄弟”创意征集活动启动,此活动征集到约7000 幅作品,总覆盖人数约 12.59 亿人。


现在又重新启动整个动画系列。但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对于新版动画的关注难复旧观。当下的海尔集团,再也不需要《海尔兄弟》的形象为集团做什么雪中送炭的营销,当下的动画制作,更像是重拾旧时记忆的一次锦上添花。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不再。


而作为《海尔兄弟》的养父的“红叶动画制作公司”,也彻底从新版海尔的名单中被抹除。当下的海尔是规模上千亿的跨过公司,而在新版海尔的制作名单中,主要负责是海尔集团旗下的文化公司。


如果说蓝猫的坠落是对于产品的把控不严,那么对于《海尔兄弟》的昙花一现,则不得不说是动画制作公司与集团合作时的一次“精准失控”。两者对于版权与收益划分并不明确,同时在获得成功后,未能更进一步,反而是转头成了商人,最后难达双赢。


二、《蓝猫淘气三千问》


这部动画片最早于1999年10月8日在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后来也在CCTV和CETV黄金档进行播出,到2012年,一共制作播出了4847集(可考证),制作方是湖南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2010年后更名为天津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蓝猫动画已输出到亚洲、欧洲、美洲等17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的时候还获得红杉资本750万美元的投资,当时可谓是如日中天。


1.IP矩阵


蓝猫淘气3000问一共有7个主要角色,在片中各个的性格和角色分工不同,主要是以蓝猫和淘气为主角展开故事,想想现在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大片也是角色组队构成IP矩阵的模式。不得不说,蓝猫在这方面丝毫不落后。有一个小插曲,蓝猫在台湾东森幼幼少儿台投放播出的时候,台内给它的评分很低,结论是不建议播放,但是因为“官员和公共关系的需要”,台方找了全新的配音团队,请伍思凯制作了新的主题歌,把片子重新剪辑,最后蓝猫在播出的时候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2.系列。


蓝猫淘气3000问一共有15个系列,每个系列涵盖一个不同的主题,它透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利用其遇到的问题,向观众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类似于一部动画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 


3.科普专业性。


少见的正经做科普的动画片,虽然海尔兄弟或者千千问一类的也有科普,但是大部分内容还是要么伪科学,要么存在知识错误。早期的中国动画多是把重点放在想象力暴走上,很少有人认真做内容。


蓝猫因为科普反而具有了一些严肃的剧情。比起海尔兄弟或者喜洋洋和灰太狼,蓝猫淘气3000问算是一个比较严肃专业的动画片,最有名的莫过于,在它当时的动画片中就出现了引力波的概念,并且还进行了通俗的解释,至少概念上没有错误,经得住推敲。


4.IP开发和周边产品:


中国第一部尝试进行IP开发并且以此盈利的动画片,根据中国信息化评的消息,2006年其国际版权收入为163万美元,数年下来累计总收入达到约550万美元。在国内,主要是通过授权IP进行衍生品开发和生产,到目前还可以考证的SKU就包括了: 衣服鞋包,文具用品,书包,复读机。经营模式则比较传统,主要靠线下专卖店拓展,加盟连锁经营的方式。


但是沉重的专卖店和音像连锁经营模式也拖垮了蓝猫,导致最后资金回流出现问题。另外一方面,当时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差,盗版猖獗,如果能再坚持几年,版权或许就能卖给视频网站,蓝猫就活下来了。


5.互动:


除了内容上大体的方向正确,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也不得不说蓝猫在当时走在了创新的前沿。蓝猫有两个在当时看很厉害的地方,一是每次动画片结束的有奖竞猜电话互动,这个特点成为很多其国产动画模仿的对象,二是每次播动画片前,还有大概10分钟是蓝猫淘气聊天解决小朋友来信提出的生活问题,还顺便灌点鸡汤。


在电视机还是绝对视频流量入口的年代,这两个小的设定让当时中国的小朋友第一次有了参与和互动的感受,很大地提高了小朋友们的黏性。


6.负面评价:


蓝猫动画片的整体工业水平不是很高,画面制作质量差,帧数和画工和国外动画片比差距都很大,2D画面人物的走形很严重,不过越往后制作越好了。除此之外,蓝猫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物之间的互动非常生硬,人物异常的脸谱化,菲菲和胖子几乎没有存在感,就连作为男二号的淘气的存在感都比较稀少。不过制作方从早期的机械科普,到故事和科普相互平衡,也是做得越来越好。


最后,音乐制作缺乏版权意识,盗用国外现有音乐。现在能查证的盗用音乐就包括马刀舞曲,犬夜叉剧场版 (红莲之蓬莱岛)背景音乐,蝙蝠侠1989背景音乐,合金装备2背景音乐等。


归根结底,蓝猫还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严肃科普动画片,在很多方面还是开了国内的先河,给后来的继承者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以借鉴的地方。随着90后和00后家庭消费意识的崛起,蓝猫的继承者们只要做出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产品,中国动画的东风就即将到来。


实质上,两部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和《海尔兄弟》都有过自己辉煌和鼎盛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它们意气风发,它们万人空巷,它们似乎将未来确凿把握。但纵观两部动画,似乎只有海尔集团一家算得上是赢家——而且赢得不那么痛快。很难去找一个什么样的原因去概括,但我看来看去,看到短短二十年的兴衰历史,看短短几十年的光荣与伟大。


看到的只有四个字——不忘初心。


想一想自己来时的路,才不会走错方向。只不过这话说来太简单,做起来又太难。


国漫不缺人才,也不缺少努力,只是真正好的作品,总是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商业化的经济背景下,用心做的动漫往往抵不过低成本的快餐化动漫。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看得到和许多日漫一样优秀,有教育意义的国漫!

Q3:中国最大的传媒是什么传媒?

中国【十大传媒】排名

中视传媒

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影视、旅游、广告” 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公司在江苏无锡、广东南海拥有3000多亩影视拍摄基地,景观纵跨中国魏晋、唐宋、明清、民国等历史年代,集古今精华,年接待摄制组近30余个、游客200万人次。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水浒城,成为全国66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唯一的影视旅游文化景区。公司拥有各类影视设备总资产近3亿元,包

括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清晰度摄像设备、后期制作设备及频道宣传包装工作室,是国内最早进入高清晰度电视制作领域的企业,拥有3000多小时高清节目储备。

“无锡职工看滨湖新景”活动截止2008年年末,公司累计独资或合拍影视剧140余部,纪录片、栏目100 余个约4100部集,引进高清剧350余集部。其中,电视剧《麻辣婆媳》、《雪域情》、《国家使命》,电影《美丽的大脚》、《梅里雪山》、《5颗子弹》,电视电影《我们》、《生死劫》、《冯齐的忏悔》,纪录片《幼童》、《抗战》、《楠溪江》等20余部作品先后获得华表奖、飞天奖、金鸡奖、金鹰奖、金星奖、艾美奖(美国)、金片盘奖(美国)、金雀奖(印度)等30多个国内外奖项; 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合作运营的大型综艺栏目《欢乐中国行》,荣获中国电视文艺类最权威、规格最高的政府大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第二十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文艺栏目”奖,以及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文艺栏目奖”;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拍摄的10集高清纪录片《敦煌》、公司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大国崛起》等节目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公司与BBC合作拍摄的纪录片《美丽中国》,在英国举行的全球推介活动中夺得非剧情片评比最高分,同时被与会买家投票推举为最值得观看的纪录片。目前,分别有美、英、法、澳、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签订了该片的购买协议。

公司大力拓展广告业务,独家代理CCTV-10科教频道全频道广告资源,CCTV一套、八套黄金时段电视剧片尾标版广告,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服务理念,先后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提供服务。根据《现代广告》发布的数据,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视国际广告公司位列全国营业额增长最快的广告公司第四位;同时,名列“2007-2008年度第三届中国广告风云榜”——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综合实力50强,并获“中央电视台2008年度优秀广告代理公司”荣誉称号。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开始时是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最早进行商业化电影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并且创造去多个票房奇迹。而且多次在国际、国内电影奖项上获奖。

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文化经纪公司,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中国资深的经纪公司之一。公司是在2000年并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所拥有经纪公司的基础上成立,2005年,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带领一些艺人跳槽橙天娱乐,令华谊兄弟经纪公司实力大受影响,但随后实力恢复。在2008年并购中乾龙德后艺人实力更加雄厚。

凤凰传媒

凤凰集团位于江苏南京,是中国出版业乃至文化产业唯一资产和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文化企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出版产业集团。集团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是出版、发行、印刷,以及酒店、地产和金融等6大板块,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子公司凤凰置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全资控股的文化地产上市公司。集团是江苏银行和南京证券的第二大股东。集团是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单位,位列“中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出版发行类首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 年度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中列398 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集团现有员工近11000人,直属子公司34家,其中,出版机构12家,有6家出版单位为国家一级出版社;集团共有各类报刊24 种,其中最大的发行量超过100万份。集团所属凤凰国际文化中心占地13.5万平方米,信息化标准达到5A级,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编辑出版中心。正在谋求IPO上市的子集团江苏凤凰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省内连锁书店1215 个,省外连锁书店506 个,其中新港物流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图书配送中心,海南凤凰新华发行公司是国内首家跨省并购重组后的发行企业。集团还拥有占地214 亩的纸张物流中心,11 万平方米的印务基地。

集团在专业出版的人文社科、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教育理论、精品画册、美术技法、艺术设计、古籍整理、专业基本典籍;大众出版的世界文学、儿童文学、动漫卡通图书、外向型图书、大众生活、三农图书、低幼读物、古籍普及、现当代文学、文化普及、双语学习;教育出版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教材以及核心教辅等出版门类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集团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出版大奖三十余种。集团与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保持合作,已与国际多家著名的出版机构和出版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图书2000 余种。凤凰集团的战略定位是努力成为国内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力争在未来5到7年内,销售收入、净资产均达到200 亿元,建立全国一流的以凤凰文库为核心的学术出版、世界文学出版、儿童文学出版、教育出版基地,打造出一批品牌出版社,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每天制作超过5.5小时的电视娱乐节目包括著名的《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等;拥有国内最大的地面节目播出网络,电视节目在全国620家电视频道播出,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同时合作运营一个全国性数字付费电视频道。

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活动公司,每年主办和承办上百场地面娱乐活动,包括10个以上重要的娱乐颁奖礼、几乎所有华语电影巨片的首映式及各类大型演唱会。光线传媒2007至2008年,投资发行了10部电影和超过600集电视剧;今后3年,光线每年将投资发行15部电影和300集电视剧。

光线传媒还拥有一个长达6万小时的娱乐影像资料库,并运营一个视频娱乐网站。光线传媒是国内少有的集传媒和娱乐优势于一身的综合文化企业。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本山传媒

本山传媒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先生一手创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本山传媒始终按照“经营面向市场、剧场连锁管理、影视打造明星、产业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面貌,2004年,被文化部评选为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被中宣部评选为“文化企业三十强”。目前本山传媒主要产业有:演出业、影视制作业、电视栏目业和艺术教育业。

演出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在沈阳、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开办了8家“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剧场“天天有演出,场场都火爆”,2010年票房收入超2亿,全年演出近2800多场,不管是总票房、演出场次还是上缴国家税收,在中国文艺院团中都名列前茅。位于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剧场自开业以来就一票难求,已成为继“一宫两陵”(故宫、北陵、东陵)之后家喻户晓的文化景观,已成为最具东北文化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2009年5月2日位于首都前门地区的“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正式开业,张艺谋、成龙、冯小刚等50余位文艺界一线大腕参加开业盛典,轰动北京,轰动全国。剧场开业后一炮打响,已成为北京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影视制作业是我们的第二个支柱产业,我们先后制作了《刘老根ⅠⅡ》、《马大帅ⅠⅡⅢ》、《乡村爱情ⅠⅡ》、《关东大先生》、《乡村名流》、《乡村爱情故事》、《乡村爱情交响曲》等脍炙人口的优秀电视剧,参与拍摄了《三枪拍案惊奇》、《大笑江湖》、《一代宗师》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影。其中《刘老根ⅠⅡ》、《乡村爱情ⅠⅡ》、《乡村爱情故事》等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连创央视当年电视剧收视好成绩,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影视剧的热播,打造出了一大批明星,使本山传媒的演出业与影视制作业互为依托、互为补充,构筑了本山传媒特有的产业链,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造星和赢利模式。 电视栏目业是我们的第三个产业。2009年,我们与辽宁电视台合作推出了《明星转起来》周播栏目,收视率居全国卫视类同时段娱乐类节目前三甲之列。随后,我们又分别与黑龙江卫视、北京卫视、辽宁卫视等合作推出了《本山快乐营》、《喜剧世界》和《新笑林》等栏目,收视率均居全国同时段节目前三位。

艺术教育业是我们的第四个产业。为更好地培养和挖掘优秀的艺术人才,壮大民间艺术的后备队伍,本山传媒于2003年5月与辽宁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共同创办“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2004年9月,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如期开学并列入国家计划招生。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本山艺术学院已成为东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到目前为止,本山艺术学院共有50多人次参加了电视剧《马大帅》(第三部)和《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的拍摄,部分学生还担任《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的主要演员,很多学生参加了艺术团和各电视台合作的电视栏目拍摄。频繁的艺术实践缩短了舞台与课堂的距离。

根据本山艺术学院长期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佟沟乡建立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实习基地。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实习基地于2005年正式交付使用,占地270亩,总投资8000多万,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其中包括大型摄影棚2个、排练场10个、实习剧场1个。基地集艺术实践、影视拍摄、晚会录制、日常训练、机关办公、员工公寓等为一体,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实习基地和电视剧生产基地。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本山传媒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定能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新路,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天娱传媒

公司麾下集合业界精英和顶尖艺人团体,以影视投资制作、节目(活动)策划制作、艺人经纪为 三大主版业务,经营范围涵盖唱片发行、娱乐活动策划、各类演出策划、版权交易等领域。2004年来,连续四年与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目前人气指数极高的品牌活动——“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并致力于挖掘有音乐、演艺才能的艺人,全权代理这些活动选拔出来的艺员的经纪事务以及艺员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发行等。

作为一家专业的娱乐传媒机构,天娱传媒借助领先的娱乐节目制作和卓越运作娱乐媒体的强大实力,推动业内多元化整合与各领域内专业运作两种模式的完美结合。因此,天娱人本着人文关怀精神,引入国际经营理念,执着追求娱乐传媒运作与效益的终极统一,致力于铸造独具创新禀赋的娱乐传媒品牌。多次和湖南卫视携手合作,09年快女选拔赛中天娱传媒也曾经出现,《一起来看流星雨》是天娱传媒和湖南电视台一起拍摄的电视剧。

中国媒体衍生产业先锋企业2004年成立。基于对媒介趋势以及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深刻认识创立并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致力于为全民提供具有长久消费期望的娱乐产品。旗下品牌“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是华语地区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全民娱乐符号。旗下艺人李宇春、张杰、江映蓉、魏晨、曾轶可、刘惜君、至上励合等,是中国娱乐文化市场最具号召力的娱乐偶像。电视节目创作、影视剧创作、艺人发掘与经营是天娱传媒三大支柱业务并形成良性关联。从媒体内容创新制作到媒体衍生市场开发,从艺人发掘到平台经营,天娱业已形成产品、渠道、品牌的全方位产业体系。天娱传媒期望成为为特定族群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偶像产业集群。

点时传媒

点时传媒,是一家集明星经纪代理、晚会承办策划、广告代言拍摄、艺人包装推广、市场调研分析、品牌整合定位及其他深度合作等增值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司。先后在长春、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武汉、太原等地创建自己的分机构,多年来,点时传媒打造的成功案例(明星广告代言、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等)已近百例,在娱乐界已享有极高的信誉和威望。  

入行五年来的从业经历使我们的明星资源越加丰富,现与亚洲众多知名唱片公司及明星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友情关系,明星群已覆盖歌星、影星、曲艺名家、戏曲名家、主持人、体育明星、奥运冠军等众多领域,合作方式直接、高效、持久可靠。

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使我们不再是简单的明星艺人经纪公司、不再是简单的明星艺人输出,更多的是为企业分析市场,为客户的品牌把脉、规划、量身打造,推荐最合适的形象代言人,设计最系统的拍摄及制作流程,策划最完美的明星阵容举办各种形式的晚会及活动,安排人气最旺、最当红的明星出席剪彩、庆典等活动事宜,让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到最高点,在同行界瞬间脱颖而出。

经过百余场晚会及广告代言案例的风雨历练,如今的点时传媒,在全国已具有专业精神的经纪人团队三十余人,国内外众多知名导演、策划人、音乐制作人、摄影师、摄像师的加盟,使我们更有着非常强大的制作班底,点时传媒的服务宗旨是以谦虚,诚信的工作态度,专业负责的操作守则,竭诚为客户和明星之间搭建一座互惠互利的商务平台,我们本着“制造实效广告,策划顶级晚会”系统而专业的经营理念给客户争取到最大的利益空间,提供实实在在的高性价比服务。

南方传媒

南方传媒集团,前身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成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南方日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于广州。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是广东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权威政经大报。

南方传媒集团的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更名后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一方面强化了“南方”以文化为脉络,由报刊向多媒体发展,形成品牌集群和人才集群,在创业中持续创新的传统;另一方面确立了“南方”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传媒集团公司,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改革中加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

南方报业这些年的发展中,提出了“媒体多品牌战略”,首先是培育出品牌报纸,以品牌报纸为龙头,除主报《南方日报》外,形成三个子报系列: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报系、21世纪报系。在形成品牌和报系的过程中,采取“龙生龙,凤生凤”的媒体多品牌滚动发展路径,用优质品牌为龙头的报系来孵化新的子报子刊。2003年,南方报业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打造《新京报》强势进入北京报业市场,成为中国媒体跨地域经营的范本。

华视传媒

华视传媒的核心价值,在于有效整合了全国最具经济辐射力中心城市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市场,建立起全国性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络,打破了区域运营商广告经营上的地域限制,实现了户外数字电视全国性的广告价值。通过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带来的经营收入,华视传媒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终端平台网络的快速扩展,在达到更广泛、有效传播效果的同时,也通过在公交车、地铁等户外人流聚集的地方安装数字电视屏,接收电视台的无线数字电视节目,让中国13亿人随时随地看电视成为现实。华视传媒联播网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具有户外数字电视公交平台广告唯一运营(代理)权。

分众传媒

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领先的数字化媒体集团,创建于2003年,产品线覆盖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电影院线广告媒体等多个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网络。

分众传媒覆盖了中国超过3亿的都市主流群体,以独创的商业模式、媒体传播的分众性、生动性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同。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2007年12月24日,分众传媒正式被计入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为第一个被计入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中国广告传媒股。 2003年,分众传媒首创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以精准的受众定位和传播效果博得消费者和广告客户的肯定。2006年1月,分众传媒合并中国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Target Media),巩固了其在户外楼宇视频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4年底分众传媒全面推出中国卖场终端联播网,锁定快速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决策人群,影响终端购物中的品牌选择和消费决策,填补了全国性终端媒体的空缺 。

2005年10月份分众传媒收购占据全国电梯平面媒体市场领先地位的框架媒介(Framedia),进入社区平面媒体领域,这一网络成为分众数字户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4月底,分众传媒正式推出户外LED彩屏媒体,覆盖都市中心商务区的行进路途。 目前,分众传媒所经营的媒体网已经覆盖100余个城市、数以10万计的终端场所,日覆盖超过3亿的都市主流消费人群,业已成为中国都市最主流的传媒平台之一,效果被众多广告主所认同肯定。

Q4:中星6B卫星上的电视节目为何会解密?

由於中星6B上的节目普遍运用爱迪德2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但是有部份高手已经将该种加密方式进行破解,影响了频道运营商的利益。故加密升级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改用正版卡或者放弃非法收视,以此来保障自身利益。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庆祝国庆或者宣传节目,个人认为可能不大,毕竟该次加密系统升级只是一次技术上的更新,爱迪德公司目前因为加密系统上的漏洞已经接到了中视传媒的律师函,所以······

http://youa.baidu.com/shop/3ee82bfcf9f8cb43752b3b7e

Q5: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的公司大事记

2011年

接播出机构通知,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公司代理的中央电视台一套、八套晚间电视剧栏目片尾标版广告于2011年10月25日起停止播出。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于2011年9月24日至27日在沈阳隆重举行。中视广告组织京、沪两地策划销售人员积极参与此次盛会,在展会上宣传介绍了中视广告的资源及理念,分享了广告营销的时效经验,全面推广了公司所代理的资源。在此次业界最具权威和专业的盛会上,中视广告出席了“中央级强势媒体推介会”,并荣获“2011年度中国广告金牌媒介策略公司”称号。

2009年

1月,为响应央视广告价格体系政策的调整,公司推出2009年科教频道新价格体系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政策培训。

3月,根据公司代理媒体的定位,设计制作了公司形象宣传片。

4月,中视广告参加“春天的约会 品牌的约会”——中央电视台2008年度十佳优秀广告代理公司颁奖圣典,并以稳健的发展势头、良好的经营业绩、专业的合作态度,喜获“中央电视台2008年度优秀广告代理公司”荣誉称号。

7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2008年度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前100名》名单,中视广告以较好的业绩位列其中,这是中视广告自2005年起,连续第4年进入全国广告公司营业额百强行列,出色的成绩充分显示出中视广告在业内的实力及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8月,科教频道改版,原中央电视台二套栏目《健康之路》改在科教频道播出。中视广告的广告资源得以扩大。

9月27日,中视广告分别组织上海、北京两地员工召开“2009年《员工手册》全员讨论大会”,对新版《员工手册》的条款进行充分讨论,并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获得全票通过。

10月,中视广告的基本管理制度经公司第二届五次董事会通过。公司基本内控体系已初步建立。

11月,中视广告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标活动。

2008年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消息传来,中视广告立即行动起来,举办多种形式的募捐和悼念活动,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同时,在网站上刊发系列文章,寄托对死难同胞的深切哀思。

6月,中视广告代理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奥运项目网上招标,并成功中标。这是中视广告首次代标央视黄金招标资源。

7月,根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2007年度全国广告经营单位排名,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位列营业额增长最快的广告公司第四位,同时年度营业额排名从2006年的第44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30位。中视广告在业内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1月,中视广告代理客户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招标会。

2008年,中视广告跻身由《广告导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营者》杂志共同推选的“2007-2008年度第三届中国广告风云榜”——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综合实力50强,并荣获同年度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优秀广告代理公司”。

2008年,中视广告列入中国广告协会评选的“中国广告公司营业额百强企业”。

2007年

6月,公司参与“ 2007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电影节”。

9月24日,公司协助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筹备“2008中国有我CCTV黄金资源招标说明会” 于四季酒店召开的上海站推介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11月18日,公司代理客户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参加中央电视台“2008年黄金段位招标大会”,顺利中标。

2006年

6月19日,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相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月18日,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喜迁新址,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B座21层,该中心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光华路,与央视新址相距800米,也是北京未来传媒聚集区域,这里将建成传媒聚集的特色大道,成为中国的“麦迪逊大道”。

2005年

6月1日,公司为了适应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架构重组,成立了营销中心、客户拓展中心、策划中心、媒介执行中心、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心及财务中心,以适应公司事业发展的需要。

6月15日,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正式签署授权书,独家代理CCTV-10科教频道全部广告资源,标志着中视广告由媒体代理公司成长为媒体运营专业化公司。

2004年

4月,公司全面代理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段电视剧片尾标版广告。

6月,中央电视台赵化勇台长视察中视广告工作。

11月18日,公司代理客户参加中央电视台“2005年黄金段位招标大会”,中标金额近一个亿。

2003年

1月29日,公司与中央电视台签署了委托书,全面代理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片尾标版广告,中视广告开辟新的业务渠道。

11月18日,首次代理客户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竞标。

2002年

6月,中视传媒控股成立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Q6:如何看分时图上的放量

在分时走势中,可以看到很多主力意图的表现,无论是多么娴熟的操作技巧,多么天衣无缝的事前策划,在股市中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给投资者判断主力的真实想法创造了机会,但是在看盘过程中,如果非常专注于分时走势,再加上自己先入为主的心理,很容易被一些细小的非主要因素误导。

每天的分时走势组成了股价的短线、中线和长线趋势,中长线趋势无法左右,但短线的以及当日的走势是很容易受到大资金或大筹码的拥有者的影响,对这种短线行为的分析有助于对中长线走势的把握,不过,这种走势很容易让人忽视对全局的认识。散户投资者大多数都会受到股价涨跌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一般情况,股价在明显上涨之后,涨势才会明朗,投资者看清这种趋势时才会考虑买进,这样就形成了分时走势中投资者的先入为主,再分析股价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分析建立在本身已涨的基础之上,这时感情是主导,而当涨的基调深入投资者心中后,盘面点点滴滴的变化都会引导投资者作出向上涨的可能判断,对此是非常难控制的,有时甚至是不知不觉,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会先入为主,就像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目光只会跟着风景走,判断更多的只能是凭直觉了。当日股价高开高走,一刻钟后涨停,很快涨停板打开,之后震荡回落。因为开盘涨势很猛,给投资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如此弱势里,有股票强劲上涨,属强势股无疑,在这种大致和最初简单的判断下,继续观察盘面,该股盘面出现了回调后又上涨的反复,对于持有者来说,涨后的回调是正常的,对于想买的人来说,回调正好给了买入的机会,于是股价继续着回调和上涨的交错,人们在涨的基调之下,对盘面点点滴滴的变化统统作出善意的理解,在分时走势中,是不断的期待和对自己自圆其说的安慰,没有人想到回调是有人出货。但翻看日k线图,结合大势,这种冲高后的回落的确是有人派发,在分时走势里也可以看清楚,最简单的,该股股价虽然上涨了,但全天大部分时间里是在不明显的下跌之中,许多投资者只是看到了前面的上涨,再也不愿看到后面的下跌了。忽视了这种更长时间的下跌,是因为在分时走势中,回调之后总有反弹,尽管反弹力度不断减弱,可先入为主的投资者是可以对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

在思考和判断过程中,事实的真相就摆在我们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细心者,但如果将看盘的重点放在小的方面,就没有时间看清大方向,就洞察不到影响股价未来趋势的本质因素了。股市里,一定要深入其中后,适时和及时的站出来,粗中要有细,更重要的是还要细中有粗,才不会模糊了大方向从收盘价看,股票的变化只有两种,一是涨,二是跌,但仅以此判断未来股价的走势远远不够,要想更多了解盘面具体的变化,一定要看分时走势的变化,最普通的比如拉升的时间上就有很多文章,在此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在尾市时急速拉升的案例。

尾市急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收盘最后一分钟时股价出现异常的放量拉升,股价的变动呈跳跃波动,这种尾市拉升的手法只是市场投资者短时间的需要,有时可能是为了粉饰帐面利润,有时是为了引起市场关注,多是一种信心不足的表现。这种手法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前一般不会出现,在股价主趋势完成以后才比较常见。第二种,量价配合非常完美,出现正常的价涨量增,此时股价流畅上扬,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让人赏心悦目的上涨,成交量也呈现极有规律的持续放大,因为主力要在有限的资金量下实现股价涨幅的最大化,所以在时间上多选择收市前半小时内完成整个拉升,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涨势非常强劲,上涨已迫不及待。这种尾市的急升主要是主力为了吸引市场投资者参与,集中资金和筹码在短时间里交易,做出极具实力的股价形态。

这种结论基于两点:

第一,主力并不想增大持仓量,在分时走势的交易中,股价一口气上涨,并不是主力拼命想要货,而是在大量交易下利用投资者心理喜好的变化有效抑制抛盘,上方看起来很大的抛盘实际上是在主力的预期中;

第二,主力想要做高股价的幅度已经有限,所以选择尾市,否则完全可以开盘后拉升,就可以买到更多筹码,尾市拉升说明主力已无心恋战;

第三,尾市拉升不会给投资者充分的时间思考,一般会依据追涨心理行动,可见主力是想让市场持有者持有,观望者买进。

例如,2001年12月3日的浦东不锈(600748),该股已连续拉升数日,在这段仅是拉升的运行过程中,主力完成了拉高吸货、拉升洗盘以及拉高出货,从当日的分时走势看,股价在全天大部分时间里窄幅波动,下午两点后开始震荡上涨,临收盘前半小时,股价开始发力上涨,呈现流畅上扬的态势,成交量也成倍放大,在没有任何回档的情况下从5%至涨停,显而易见,主力急切想推高股价并希望市场都来关注该股的上涨,再依照前面的分析,该股主力是不想付出太大成本而尽量在高位派发筹码。

能在尾市急速拉升的股票一定是控盘程度很高的股票,主力已不怕被散户发现,完全是通过这种手段尽可能的让人参与,也就是说,此时主力的目的多是出货,而此后股价的整体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时追高参与无异于刀口舔血。

股价上涨意味着市场有较强的获利预期,尤其在上涨之初,市场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尽量的买进,可在分时走势中并不经常是这样,有些时候迫切需要股价上涨,但市场实际并不是愿意买进,就会出现不想吸货的拉升,想要出货的拉升,这种分时走势反应了主力想要尽快离场的决心。

不想吸货的拉升大多出现在大资金被套的股票中,这类股票主力非常被动,因为迫于无奈,采取直接杀跌的手法离场,此时股价中线趋势自然是一路下跌,当跌到一定位置,市场中除主力以外所有的人套牢,这时股价再跌也没有人买进也没有人能够卖出时,股价会自然出现短线止跌,经过一段时间的无量的交易后,如果大盘能突然趋好,这种股票会迫不急待的拉升,但必定是不想吸货的拉升。这种情形的判断需要掌握非常重要的盘面特征,在日k线中很难分辨,在分时走势中却能一目了然。

例如,2001年11月20日时,大盘在某些利好传闻的影响下,股指节节走高,前期超跌股均出现了较好的反弹,风华高科(000636)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该股曾经大幅上涨,是注重基本面分析的市场人士极为推崇的蓝筹成长股之一,但事过境迁,股价持续下跌,从将近30元开始单边下跌,期间有获利盘的杀跌,有套牢盘的反复斩仓,还有抄底盘的止损,直到一切波澜恢复平静,股价已跌至不到9元,这时持有的投资者因为超跌已经不再卖出,想买的投资者因为前期的示范效应不敢买进,股价处于无量僵持状态,但此时仍有出货盘继续寻找出局机会。m当日大盘震荡上扬,风华高科(00636)抓住机会立即响应,在分时走势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股价开盘后稳步盘上,涨到3%左右时,同板块的东方电子(000682)出现涨停,该股盘面突然出现连续的极其迅速的大笔交易单,只在3分钟内,股价从9.20元涨到涨停9.77元,之后稍有回落,一直在相对高位做窄幅整理。在这段短暂的拉升中,主力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推升股价上涨的同时尽可能少买进,于是用大笔交易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股价尽可能的涨高,再用这种涨的气势吸引人买入,毕竟这个位置,股价早已超跌,从很多角度看都有机会获利,自然会吸引博彩的人介入,仅这3分钟的拉升过程,可以非常明了主力的意图--只想让股价上去,并不想真心买进,而让股价上涨的目的是让别人买进,自己则卖出,可想而知后面的盘整,主力是在不断出货。

一叶落而知秋,看到分时走势中虽然只是几分种的表演,但应该可以判断主力的真实心理和操作意图,做为投资者完全可以因此而预测出股价今后的趋势,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也许在生活中这样考虑一些事情可能会有些草率,但在股市里,这种结论往往是正确的。

一只股票在上涨时总是轰轰烈烈,下跌时则正好相反--默默无闻,这种特点在分时走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的原因是,作为盘中暂时可以影响股价短线走势的资金或者筹码,总是希望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得到市场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尽量让持有者更长时间地持有,这样投资者就不会因突然恐慌而卖出,于是在分时走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流资金的小心翼翼。

分析分时走势,股价的种种表现会充分体现主流资金或筹码控盘的目的以及股价后市可能出现的必然走势,对于投资者来说,判断股价总的趋势,不仅要看多种k线组合,分时走势对将来的预测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2001年11月15日跌停的海螺型材(000619),这只股票也是控盘程度很高的一只庄股,在前期大盘下跌了几个月中,该股没有受到任何不良影响,甚至股价还出现了略微的重心上移,市场筹码的高度集中是显而易见的,当日该股像往常一样平静的开盘,之后缩量整理,但市场再也无法用他的耐心和精力维持以往看起来很容易的盘局,股价一点点滑落,没有什么特别,而且单从分时走势看,股价的跌幅也并不强烈,并非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大跌势,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下跌,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跌停,盘中没有任何抵抗,也没有什么异常迹象,股价就在平静中进行着交易。从这种毫不抗跌的走势中,我们看到三点问题,

第一,跌停本身是有备而来,市场用最迟钝的走势说明了股价中散户参与数量的稀少;

第二,主力小心翼翼,让跌停并不起眼,说明主力尽可能在让减仓盘出局;

第三,分时走势非常平淡,跌停本是股价最大风险的体现,没有理由如此若无其事,原因只是因为存在某种很自然的掩盖风险的力量。基于这三点的分析,可以判断这只股票,主力持仓很重,在这个点位继续维持盘局已没有太大意义,主力虽然急于出货,但必须要不动声色等待以后的机会,否则可能更惨。

这种分时走势让我们看到了主力的持仓比例的轻重,也看到了主力想要出货但却无法出货的无奈,尤其那种并不意外的跌停,好象力图让人们相信,主力会与我们风雨与共,可事实上大家都明白,主力无非是想等待一个可能会有接盘的位置再出货,而现在盘面的这种钝化表现正是为日后目的的实现作提前的铺垫。

精致的广告,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多姿多彩,分时走势中,如果股价的上涨轰轰烈烈,也就不是单纯拉升这么简单,就像广告的目的是让人们买,这种为了吸引人们关注的拉升目的也一样是为了让人们买进。

一般情况下,股价出现明显的拉升,甚至是持续的强势上涨,往往已是股价运行的后期阶段,即出货阶段。是短线派发,还是中长线的彻底出货?短期内市场筹码必然是呈明显的分散状态,但是在分时走势中,这种判断并不清晰,因为想要出货的筹码为达到相对高位出货数量的最大化,必会在交易中细致地维护盘面,让投资者尽量买进和尽可能长时间的持股。对于主力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大胆的欲擒故纵的手法,即想卖就拼命的买进,这种方法是出货的极有效方法。理由有三点,

第一,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在分时走势中,如果投资者不仔细分析是谁在买卖,看到有人迫切买进,很容易因为从众心理而匆忙介入;

第二,对于大成交量抱有希望,当看到股价在放大量交易时,会有理智地想,这些买进的人不会鲁莽行事,却不知主力就是利用投资者这种心理变化迷惑人们;

第三,股价有良好的k线形态组合,这是投资者安心参与其中的最大理由,而对于主力而言,想要出货,必会处心积虑,短期好的形态出现也并不难,但会让人们在主力最希望有接盘的时候介入。

例如,2001年11月26日的灯塔油漆(000695),在分时走势中,股价开盘后义无返顾的震荡盘上,不顾大盘的下跌,放量上涨,这对主力来说是兵家大忌,但该股已营造了一个星期的价涨量增的标准圆弧底,此时已到了不得不涨的时候。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单笔大单交易,并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股价显出很强的抗跌性和很好的上攻性,但这与盘面的实际情况是矛盾的。在分时走势中盘整阶段,成交量是递增的,分析盘面的结果是压力越来越大,而正常的拉升应该是随着强势盘整的进行,压力越来越轻,还有当日的成交量是前一日的一倍多。该股表现出量过大的异常,如果是正常的拉升,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量在此处分散,综合而言,该股这种上涨是主力想要吸引市场眼球而作的拉升,目的和结果都是出货。

有谋划的事多是暗中成事的,以前有无数的例子,当人们看见一只好股票时,发现该股早已默无声息涨了很久,分时走势中这种情形依然存在,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股票会大张旗鼓的张扬,此时是投资者最应该谨慎的时刻。

筹码的收集是一段较长的过程,但往往总是等股价走出收集区域才会恍然大悟,从实际操作角度看,这种发现显然是滞后的,不过,如果能仔细观察分时走势图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滞后性。

在分时走势中,筹码的收集有两种典型的方式:拉升吸货和打压吸货。这两种手法在盘面中表现得很简单,反复上涨和反复下跌,但只从股价的变动形式上是很难判断出主力就在吸货,还要从盘口买卖节奏、买卖数量的变化中不断验证自己的判断。在拉升吸货中,股价的拉升速度是尽可能的慢,这与想要出货的拉升截然想反。当盘整或下跌已没有筹码出局时,为了吸货主力不得不拉升,但同时必然要加大买入成本,为协调这种矛盾,股价在分时走势中必然是尽量缓慢上涨,成交量的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因为是收集筹码,细节的量变具有随机性。打压吸货相对复杂,股价在分时走势中会出现较剧烈的宽幅震荡,主力希望通过股价的下跌震出恐慌盘,通过急跌后的反弹让信心不足者逢高离场,此时成交量的变化呈较规则的下跌放量,反弹缩量。此外,在盘口交易中表现出反向思维和正向思维的交错运用,这主要是主力区别对待不同思维投资者的结果,对于普通投资者,主力运用反向思维可以实现自己的意愿,对于比较成熟的投资者,有时正向思维才可以让他们的操作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以在盘口上的挂单具有多变性,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仍能通过对分时走势的通盘分析明了主力根本的意图。例如,2001年11月27日的龙涤股份(000832)就属于拉升吸货,该股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的下跌后,股价最大跌幅达到50%,对于大量高位持有股票的人来说,有较强的自救需要,但自救之前,首先要在底位回补,即摊平成本的筹码再次收集,当天的分时走势中,股价一路震荡向上,小幅上涨,从股价不急不躁的上涨中,可以发现主力的目的并非是推高股价。盘口交易中,主力有意摆放了许多大单,有时在卖盘连续挂单,有时在买盘挂,有时则是买卖盘同时挂单,盘中交易连续,但成交手笔并不规则,在缓慢的拉升中明显有种较坚决的买入力量,而盘口的反复活跃的变动,反映出主力较迫切的操盘心理。

在分时走势的持续变化过程中,主力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无论涨还是跌,无论反向还是正向,主力的目的是一条不变的主线,投资者把握分时走势中的这条线索就可以把握全局。

在分时走势中,出货的手法多姿多彩,有拉升、有打压等不同的变形,不同出货手法的出现因个股前期不同的获利空间和当时不同的已出货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股价出现较规则的震荡方式出货,则可能是股票已到了出货后期。

震荡出货,在分时走势图上呈现股价规则的波动状态,上涨时股价顺利上扬,没有太多明显的回档,股价下跌时则小幅震荡盘下,从时间上看则是急涨和缓跌。显而易见,拉升时是盘内主力是主要的推动者,下跌时则是主力将筹码分散给市场投资者,主力用尽量少的资金量将股价拉起以吸引投资者的参与,而随着人们的不断成熟,更多的人会选择回调时买进,而主力正好趁机小心翼翼的不断卖出,于是股价在分时走势上显出较有规则的上涨和下跌节奏。但仅在分时走势上进行反复的震荡出货不一定会有很大的效用吸引市场投资者,主力在做这种操作时,会事先在日k线上构造非常好的向上趋势的图形,让投资者从整体判断到细节的观察都有很好的连续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分时走势营造的氛围,以期获得投资者的参与。运用这种出货手法,一般情况下股价已到了出货的后期,从资金成本考虑,主力为了节省资金,股价拉升高度必然有限,而且主力会在整个上升形态形成之初采用这手法,以希望因股价短期还没有太大升幅而获得更多投资者介入,短线而言,这种股票会有较好的上涨机会,部分筹码应该有小幅获利的机会,但整体升幅因为主力出货的本质而幅度有限。

例如,2001年12月4日的东泰控股(000506),该股近几个交易日出现小幅震荡盘上格局,成交量明显放大,从整个形态上分析,局部走势显示股价正处强势,但综合分析前期股价的走势,以及一系列的利好不断出现,该股可以说炒作已经非常充分,主力想要离场的意愿早在盘面显现。当天,该股分时走势上出现比较明显的急涨缓跌的特点,股价在下跌时非常谨慎,并有较小抛单持续出现,主力想要派发的意愿比较强烈。

出货时从日k线的形态上也会反映出反复波动的特征,分时走势上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投资者来说看到股价有规律波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每一种波动形态体现出的盘中主力的真正意图。

中长线的上涨趋势是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市场投资者在作出判断时,需要做各方面综合的考虑,短线的上涨,尤其一天的走势判断起来就相对简单,就好像一场戏,每一节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投资者只要及时判断出市场中可影响股价走势的资金或筹码想要营造的气氛,就可以把握当天的走势。

在分时走势中,最先给投资者一种重要的心理影响的就是开盘价。对于想要营造走势的主力来说,会抓住第一时间让投资者感觉到股价当天的走势趋势,好像对人的印象,有了先入为主,就会比较固执坚持。开盘价有三种情况,高开、平开和低开,通常情况下,这三种方式代表了想要拉升、进行整理、想要打压的主基调,当然这三种可能完全可以出现相反的走势,这当然还需要对k线形态的整体分析。此处我们仅分析正常情况下的分时走势,以高开为例,如果出现大幅度的高开,意味着市场主力想要快速推高股价并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这种迫切可能出于以下三方面的可能,

第一,股价长期下跌,或者明显超跌,在大势环境较好的时候有强烈补涨的需要,此时股价上涨极其轻松,而且能够在当日获得市场较充分的认同,至于股票具体如何,往往不在当日考虑范围内,例如2001年11月21日大幅高开的金健米业(600127),就属于这种情况,股价跳空高开6%,之后上封涨停板,盘面走势流畅,市场营造了一种非常明确的毫不犹豫的上涨氛围,类似的还有亚盛集团(600108)等;

第二,前期已持续好转,但没有足够的升幅,在大势短线上涨趋势较强时,在确实买盘的推动下,股价出现高开高走,例如2002年1月31日的中视传媒(600088),内蒙宏峰(000594)等,主力运用高开的手法,营造上涨的气氛,目的是吸引人参与买入,阻止人们抛售,并期望进一步的变化;

第三,需要完成强势洗盘,这是在强势市场里比较多见的快速洗盘方法,主力利用刻意的高开后回落整理,日k线上就会形成显而易见的大阴线,让一些信心不足的投资者及早离场,在目前的盘面中这种例子少见,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大势仍处弱势,没有多少主力需要这种盘中氛围。

股价高开时相应的成交量变化也是判断趋势的重要依据。刻意的高开必然会伴有成交量的明显放大,但这其中还是有放量后相对量大量小的差异,通常情况下,量越大越表现出主力强烈的目的性,同时也反应出主力的信心不足,投资者可依此随时应变。

成交量是投资者看盘时最关注的技术指标,成交量代表了双层的含义,直观地反映了买进和卖出力量的大小。在分析股价走势时,投资者往往侧重这一方面的意义,必然会对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测出现意识上的偏差,如果在分析较异常的成交量变化时,一定要与分时走势的具体交易相结合,才会尽可能得出与事实接近的判断。

成交量的异动多指日交易量的急剧放大,这时股价走势必然备受关注,一般情况有三种原因可能导致日成交量的急剧放大。

第一,股票自身客观存在的原因,比如,以前的内部职工股的上市,转配股上市及战略投资者上市的时候,因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股价单日成交量突然增加;

第二,突发性利好或利空消息出现时,投资者会改变操作策略,此时股价会出现相同方向的变化,即利好大涨,利空大跌;

第三,市场主力资金因为需要特意“做”出的巨量,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让投资者感觉是没有理由的放量。因为很难体会主力的意图,这种放量走势是最难判断的,但一般情况下股价是放量上涨的,使这种预测有一定规律。这种情况下成交量的放大是在分时走势中的集合竞价开始的,为了达到让市场最多数投资者注意的效果,股价在开盘的时候就会做出先声夺人之势,放巨量交易,之后在较短线时间里快速放量,但这是极其消耗能量的,放量必然是虎头蛇尾,股价的上涨在没有成交量的持续配合下必然越走越弱。

例如,2001年11月30日的原水股份(000649),该股开盘后持续放量走高,连续出现每笔几十万股的交易,该股在基本面平静的情况下,突然放量让人 ,从盘口交易看,很难是普通散户所为,而这种快速放量急升的手法也不是有人想要吸货,再看日k线组合,前一交易日成交不足200万股,今天突然放到2500万股,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抛盘和买盘的突然增加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一种可能,深在其中的主力,为吸引市场的关注做出让人注目的走势,就这只个股而言,今天的量不是吸货,对于这种盘很大的股票来说,拉高吸货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更好的机会逢低吸纳,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有人迫切离场;

第二,有人想用这种走势吸引人关注,在日后的走势中派发离场。

在分时走势中看到令人诧异的巨量时,首先要查看是否有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其次分析是否有利好或利空消息出现,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就是第三种,有人出局或者准备出局,当然在一些交易规则还没有完全规范时,还会有一些非市场交易因素,这时判断更加复杂,但可以得出较普遍的判断结论,这种股票短线走强的力度有限,不一定考虑立刻卖出,但肯定不是好的买点。

如果主力想出货,拉升的时候就非常吃力,一方面需要始终维持股价的盘面强势,一方面又要尽最大可能的派发筹码,在分时走势中这种目的性体现得极其充分,股价的变动就像在山坡上拉车,是磨磨蹭蹭的上涨。

这种分时走势很常见,对于一只个股而言,有的时候还可能是连续的表现,但是一旦这种磨磨蹭蹭的上涨过后,股价会不可避免的下跌。从技术上看,在分时走势中,股价会涨跌有序,成交量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呈连续放大状态,就单日交易而言,因为量的放大是不自然的,必然在整个日k线走势中显得突出;从主力意图角度分析,主力并不想大张旗鼓的出货,可能是做短线部分筹码的差价,也可能是出货量较大,希望尽量拖延股价在高位停留的时间,这样股价必然会极有规律的变化,形象地说就是磨磨蹭蹭的上涨;从市场较多投资者的反应看,因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还有股价的上涨,可能会有三种看法,

第一,成交量的放大是有大资金介入,而股价的相对滞涨是因为主力想要在这个价位上吸更多的货,而这一点正是市场主力想要的;

第二,成交量的放大是主力用大成产量来洗盘,这个点位的高比率换手代表着主力的成本,日后自然会有获利空间;

第三,是看空,放这么大的量,理应有更大的涨幅,该涨不涨理应看空。对投资者的这三种看法,前两种是主力希望的,那么更有可能发生的是第三种。首先,股价的明显放量,没有理由是吸货,对主力而言,吸货时一定是缩量的时候;其次,如果是洗盘,股价不应该是单边上涨,而是宽幅震荡。

例如,2001年12月5日的泯江水电(600131)该股股价一路下跌到7。75元后开始持续放量反弹,值得思考的是股价大幅超跌后反弹不应该放量,因为人们惜售和逢低吸纳,但是股价一路放量上涨,涨幅超过50%后开始平台整理,当天股价仍在平台内,而成交量创近期天量,股价全天都是缓慢盘升,成交量从始至终是放大,这不是吸货行为,单边的走势也不是洗盘,主力是用持续的大量掩盖出货,这是一种很累的出货手法,也是在涨势里吸引人参与的普遍方式。

关于中视传媒最新消息和600088中视传媒股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中视传媒最新消息的详细内容...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